

玄一朱契甲骨(2022)
释文:中秋观月
壬寅中秋,老太无恙,遂以漫天舞动笔意书以志庆

艺术家简介
崔学路
1945年12月6日生,山东德州武城佛堂⼈
书法家、书法教育家、书道倡行者



中国书法是一种跨越5000多年的艺术形式,其和谐的视觉美学在中国文化中被高度尊崇。 中国书法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包括审美情趣、文化内涵意义和历史意义。书法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体现了中国艺术和文学的精髓。 除了它的艺术价值,书法的实践也被视为一种以冥想精神来促进自我 探索和哲学反思的活动。书法家必须修养耐心、专注于内心的平静来创作他们的艺术作品,使书法成为一种 个人成长和转变。


崔学路,号玄一。
崔学路是著名的书法出版人、教育家、书法家。曾创办周报《中国青少年书法报》并担任主编。先后在中国、美国、日本、香港、 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地举办个展和群展。他的作品屡获殊荣,并被中南海、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西安碑林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崔学路受到了艺术界的高度赞扬。艺术大师刘海粟称其:“福佑书坛后坤,功莫大焉!”
书法家、教育家欧阳中石赞其:“中国青少年书法发展里程碑。”
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前主席沈鹏称:“当今书坛为数不多的具有战略思考的朋友之一。”


年过七旬,崔学路仍专注于书法艺术。他技艺娴熟,精通五种书法体系,甲骨文、铭文和草书创作成就斐然。 观者可欣赏其精辟精辟的学术著作,如《论书法艺术》和《灵性甲骨论》。

我的书道观
读书、临帖、写心
当下“书法”的称谓,法者-形而下,未及形而上-道的境界。“道”是中国哲学、宗教和艺术的核心概念。

“道”指的是事物的自然秩序,亦如掌管万物的宇宙。这种自然秩序的特点是平衡、和谐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且可以在自然规律、时间的流逝、众生的创造,以及中国书法中所体现, 反映对宇宙天地中所有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深刻理解 。


在多年的经验和感悟中,得以总结自身“书道”观念:
1、读书|期以高远,进释文心
2、临帖|直面法帖,滋养书心
3、写心|无我有我,新我为心


飞 FLY

职务:
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评委
⾸届国际临书⼤展评委
全国⻘少年神⻰书法⼤奖赛主席
敦煌中国画研究院学术院长
颜真卿书法学会会长
玄一书道会(纽约)会长
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艺术指导
中国书法艺术国际⼤展艺术委员会委员
北京师范大学启功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深圳⼤学书法艺术研究员
《⻘少年书法报》⾸任社长、总编辑
《美术教育研究》主任编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学术顾问
荣誉:
⾸届⻩宾虹美术教育奖
国际现代书法⼤赛荣获特别荣誉奖
东南亚国际现代名家⽔墨展⾦奖
“敦煌飞天奖”艺术家
二十世纪中日书画名匠
当代十大硬笔书法家
等等
展览:
个展《玄一书道展》:
中国美术馆、台北国父纪念馆、美国夏洛特市历史博物馆举办
群展:
全国第四届、第五届书法作品展、中国第三届中⻘年书法作品展、中央办公厅书法名家邀请展、中
国书法艺术国际⼤展、⾸届国际临书⼤展、现代国际临书⼤展、新加坡国际书法交流⼤展等国际百
余展览
收藏:
中南海、人民大会堂、西安碑林博物馆、齐白石纪念馆、吴昌硕纪念馆、黄宾虹纪念
馆、泰国曼谷中国画院、周原博物馆、开封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邓散
木艺术陈列馆、佛光山藏经楼、南普陀寺藏经楼、南山寺、九华山弘愿堂藏经楼等数
十家博物馆收藏。
授课:
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家讲堂栏⽬、新加坡书法中⼼、台湾故宫博物院、台湾中华书学会、⽇本雪⼼书
会、北京⼤学书法研究⽣班和名师书法精英班授课、清华⼤学美术学院书法讲座、⾸都师范⼤学系
列讲座、兰州⼤学研究⽣院书法讲座、敦煌⽂联学术讲座、北京崔学路先⽣⽞⼀书道研讨会、全国
颜真卿学术研讨会等
出版:
《⽞⼀书道 ── 崔学路书作集》(中国书店出版社, ,并被北京⼤学图书馆收藏)
《崔学路⾪书》(福建⼈⺠出版社)
《崔学路⾏书楹联50例》(⻄苑出版社)
《崔学路魏书诗词50例》(⻄苑出版社)
《崔学路⾏书格⾔50例》(⻄苑出版社)
《尺牍百法》(中国书店出版社)
《题贺百法》(中国书店出版社)
《红福⻬天-集邮票集》(中国电信出版社)
等等百余专著
媒体专访:
中央电视台、中国数字电视书画频道、 北京电视台、新华⽹、海外⽹、中国政协传媒⽹、中国⽹、
⼈⺠⽹、雅昌艺术⽹、中国书法家协会⽹、新浪⽹、腾讯⽹、中国 国家博物馆官⽹、南海⽹、⼤公
⽹、凤凰⽹、中国书法⽹、当代书法⽹、中国书法在线、中国书法家⽹、美国中⽂⽹“纽约会客厅”
等
《中国书法》、《中国书法 翰墨天下》、《中国书法报》、《书法杂志》、《书法报》、《⼈⺠⽇
报海外版》、《书法报 硬笔书法》、《中国书法导报》、《书艺⽉刊》(韩国)、《东⽅艺术书法》、
《中国硬笔书法⼤字典》、《科教⽂汇》、《读者》、《中国⺠航》、《中华⼉⼥》、《中国书画
报》、《⻘少年书法报》、《中国 钢笔书法》、《北⼤书法》、《中国⽇报》、《⼈⺠⽇报》、
《中国⺠航》、《世界⽇报》、《侨报》(纽约)、《书艺⽉刊》(韩国)、《雪⼼》(⽇本)、
《翔》(⽇本)、《创⻛》(⽇本)等百余书刊⼊集及专题报导
大师评论:
刘海粟(艺术大师):
“福佑书坛后坤,功莫⼤焉。”
欧阳中⽯(书法家、教育家):
“中国⻘少年书法发展⾥程碑。”
沈鹏(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前主席):
“当今书坛为数不多的具有战略思考的朋友之⼀。”
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崔学路先生的书法作品、展览和积极的社会影响⼒⽅⾯已为我国当今书坛⾄臻⾼度。”
吴为山(中国美术馆馆长):
“玄一书道展我已认真拜观,⽓象万千、⽂意堂堂。先生小字有古意,楷则正格,⼤字厚实端庄,祝
贺个展成功。”
陈洪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党组书记):
“崔先⽣⼀路⾛来具有独特的艺术⻛采,在事业上有⾃⼰的坚守,德艺双馨。给当代书坛以影响,有
这样的前辈在我们前⾯,起到引领性作⽤,难能可贵。崔⽼师身上散发诗⼈⼀般、⽕⼀般的爆发性
的⽓质。崔⽼师的⼤草,浑然天成、苍拔,具有傅⼭、徐渭、怀素的特质和笔法,⾼妙。⼩楷代表
作《⾦刚经》,在绢上的点划丝丝在⽬、 古意⼗⾜,这幅作品诸体融和,⾮常难能可贵。”
胡抗美(中国书法家协会艺术顾问、原副主席):
“崔先⽣的作品很⼤⽓、很震撼、很有张⼒,这是因为崔先⽣多年来⼀直的坚守,他⼀直致⼒于书法
传统的研究、传承、创作。他的颜楷具有庙堂之⽓,具有篆⾪古意的表达,崔先⽣的线质⽆论楷
书、⾏书、草书都充分体现了这种古意和⽓息。”
王丹(中国书协副主席):
“崔⽼先⽣的书作都具有⼀种磅礴之⽓,浩然之⽓。⽆论作品的⽤笔、结体、章法,还是篆⾪草楷⾏
等不同体势的作品,⽆论⼤字与⼩字,都体现出⼀种正⼤的⽓象,从⽽让⼈感悟到中国书法的庄严
与宏伟,渊深与⾼远!”
刘正成(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全集》总编):
“崔先⽣的书法价值已经可以⽤其⽂献性来彪炳于这个时代了。”
王福林(台湾国⽗纪念馆馆⻓):
“崔先⽣⻅⼼⾄道书作展成为我馆举办⼤陆书展以来最使⼈眼⼀亮个展。”
张炳煌(台湾中华书学会会⻓):
“崔先生的小楷用笔精微而厚重,注重神意表达;大字用笔沉着深刻,雄奇而内敛;⾪书渐及⾼古苍
拙⼀路,⾏草显现天然灿烂本⼼,是⼤陆书坛⼀股清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