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道说 | 神舞敦煌
敦煌是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站,十六国时期是全国的佛经翻译中心。
敦煌融汇东西文化、光耀古今嬗变,是人类文明多元启蒙的哲思圣地。
▲敦煌⻜天的神幻浪漫、白鹿精灵的传奇壁画
▲敦煌写经洞,珍藏魏晋唐宋各代的约为五万卷道释儒教,楷⾏草诸体经书,是庞⼤的中国书法基因库
#01
敦煌写经,⾃由精神
敦煌写经始于西晋、延于北朝、盛于隋唐、终于五代、宋初。十几个朝代的写经、书论写本汇集到莫⾼窟,对研究三千年中国书法演变中的自由精神,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敦煌汉简 (局部)
⽢肃省敦煌市、玉门市和酒泉市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
以⻄汉中期、晚期,及东汉早期的简牍居多
▲中国学者罗振玉和王国维于1914年在日本出版《流沙坠简》一书,
收录1907年敦煌出土汉简588枚,详加考释,奠定了汉简研究的基础
▲南北朝 《比丘尼羯磨文》 (局部)
魏晋时期的敦煌写经有隶意,笔法精炼流畅,结构上比简书更加精到
▲唐代是写经体的鼎盛时代,大多为工整成熟楷体,通篇稳健均匀
▲王羲之《瞻近⻰保帖》(唐人临本,纸本,草书),英国大英图书馆藏
笔法锋芒毕现,行笔自如流畅。这件唐人敦煌墨本的发现,为研究王羲之书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敦煌也是草书的发源地。敦煌文物中的草书作品也被全球各大博物馆奉为珍宝。
▲唐净眼法师,《因明入正理论略抄》,敦煌草书,现藏于法国国立图书馆
通篇二万余字,一气呵成、笔墨圆润、自然灵转,堪称今草不朽杰作
#02
我的敦煌情结
上世纪九⼗年代,正是我临习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的⼩楷作品期间,也是我敦煌情结的起始。
在琉璃⼚的古籍书店识得《敦煌写经》四卷,为其丰饶、精湛⽽震惊,此后陆续收藏敦煌遗经、汉简、残纸、⽂集系列书刊。⼜有幸于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北京⼤学亲睹历经魏晋唐宋千余年的真迹。
临写释儒道各经卷,涉及篆⾪楷⾏草各书体。敦煌写经的古朴、寂清、⼴袤、流转,日渐深入心境。与夫⼈岫岚以此为志,砥砺⻛⻣,潜⼼体道修禅。
▲⽞⼀临敦煌《吴泽玮摩诘经》
庚⼦四⽉⼗三 倍光明⽇
▲ 岫岚临敦煌《南华真华经天运品第十四》
壬寅十月十日 于纽约⻓岛
蒙陇上李波辉、王升祥先生策展、赞助,新世纪之初,在兰州、敦煌连续举办《神接敦煌》个展、主题研讲活动,与翟万益、王国文、何鹏、李波、李恒斌、秦理斌、马国俊、秋子、 朱春虎、丁永明、闫想⽣缔结陇上书缘。
▲崔学路《神接敦煌》个展(2008年,兰州,武威汉简,丈二宣十二条屏)
更得⼤漠驱车,始发嘉峪关,出阳关、度玉门。拜莫高窟,访范锦诗。间有天风怒张,⻩沙旋舞,体会草圣“孤蓬⾃振,惊沙坐⻜”之意。
我的小楷遂由书家临习,转入敦煌写经释悟,体其隶变精神,经年搜罗、整合篆籀简帛意趣,作古⽂净楷《诗经朱熹集注本》绢本⻓卷。净楷书写,越魏晋,入汉秦,以古文书写 《诗经》的时代气息、意趣。
▲净楷《诗经朱熹集注本》绢本⻓卷及局部
敦煌、武威、居延汉简的临习,一去以往碑刻的方整严谨,体会“草隶”的自由解放境地。
▲玄一二临《武威汉简—仪礼简》,元书纸斗方
近年来于中国美术馆、台湾国⽗纪念堂、美国夏洛特历史博物馆举办《⽞⼀书道展》,融合敦煌写经、汉简、⼤草的“神舞敦煌”主题意旨。
▲《⽞⼀书道展》海报(2016年,中国美术馆)
“⻜”字榜书,沉重起⻜,喻示书道理念,亢⼒坚摧
▲中国美术馆《⽞⼀书道展》开幕式
与中国书法家协会陈洪武常务会⻓交流、砥砺
#03
敦煌张芝草书
东汉晚期的“草圣”张芝、“亚圣”张昶“兄弟⼆圣”和⻄晋“章草宗师”索靖等皆为敦煌⼈。
▲张芝(东汉)今草《冠军帖》
张芝“池⽔尽墨”,章草字字独⽴,⼤草字间连绵,开创了汉字快意书写的新纪元
我继而追习长史、鲁公、素翁颠草醉书,直⼊写心自由意,确立《颠草天书祭》系列,作为 终身草书的修为⽬标。
▲⽞⼀⼤草系列|《张旭⻓史李⻘莲序》⻓卷 (局部)
释⽂:李太⽩冬夜于随州紫阳先⽣餐
50cm x 540cm ,2022年书于纽约⻓岛
▲⽞⼀⼤草系列|《张旭⻓史李⻘莲序》⻓卷 (局部)
释⽂:侯遁
50cm x 34cm ,2022年书于纽约⻓岛
▲⽞⼀⼤草系列 |《仙》字纸本⼩品
壬寅七七虚诞草
50cm x 34cm
2022年书于纽约⻓岛
“敦,大也。煌,盛也。”
敦煌光烨,人类文明圣地。
敦煌在我心中,不断提升、充盈、升华。不再单单视其为一座艺术殿堂、一座宗教道场。
我倘佯其间、滋养其间、寻觅其间。不知何为休止,我唯追之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