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道说 | 灵性甲骨
#01
灵性甲骨,文明传奇
甲骨文字是殷商先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神启自心、摹写自然而成的抽象记述。充满灵性的象形文字被涂染朱红颜⾊,或契刻于⻳甲兽⻣之上,为中国最古⽼的⽂字。
▲ 甲⻣⽂为⼋千年华夏⽂明的“祖根、⽂本、字元”基因库
▲殷墟甲⻣⼤版⼘⽚(商代),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
⼑锋犀利,字构天然,篇章奇瑰,如同⻉多芬《欢乐颂》第九交响乐章。
根据⻳甲的⾃然斜倚形状,整⽚契刻的⽂字布局左密右疏,⼀重⼀轻,⾃在天然。
周朝灭商之后,龟甲文字韬光隐晦,神奇埋于地下三千余年。
幸有晚清奇⼈王懿荣先生“识得,搜罗,编辑,推广”,名曰:“契文”、“龟甲”、“甲骨文”。
#02
契甲四美
① ⼀字⼀奇,万字万殊
甲骨 文字,取象于自然万物,个个独立,字字不同。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不同即为艺术”。
未曾想我们的先哲早于三千年前就在奥妙的甲骨文字中得以实行。
② 立式书写,天水凌空
甲骨文字在创立迄始即奠定了汉字与天地相接的竖写行式规范。
鱼龙舞,气如虹。法雨天降,天水泾川。
③ 篇法⾃然,星河灿烂
华夏先哲崇尚⾃然整体观,积点成线,集画成字。缀字成⾏,汇⾏成篇。群星布列,星河灿烂。
④ 灵性释放,诡怪神奇
甲骨文字意境:天造地设,全依自然;卜祈神授,灵性启光。
#03
契甲重光,重新构建了华夏⼋千年的⽂明史
近⼀世纪,⼏代贤⼈达⼠, “识读、著述、应⽤”,尤以“四堂”著名,遂成显学。
▲ 罗振⽟(清朝/⺠国,中国⾦⽯学家),甲⻣⽂集联
罗振玉先⽣集甲⻣⽂字⼊联 ,开甲⻣⽂字书写之“楷意甲骨”迄始阶段。以⼩篆圆转笔意,正楷等匀字法,书写甲⻣⽂字联语。⼑刻形质,⾃然意绪。
直⾄上世纪七⼗年代,开始有书家逐渐领悟契刻的⼑锋犀利,参照融合笔法,进⼊“刀笔甲⻣”书写 阶段。
▲ 潘主兰(书法家、篆刻家),甲⻣⽂书法
潘主兰先⽣的甲⻣⽂字书写硬朗坚毅,诚如启功先⽣所⾔:“透过刀锋见笔锋”。近年来,更有参悟画理,进⽽发挥笔墨氤氲,时号“写意甲骨”阶段。
▲ 翟万益(书法家、篆刻家 ),甲⻣集联
⼑笔⽔墨发挥,书写画意充⾜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幸得沈鹏先⽣推荐,我参加了河南安阳殷墟《契刻重光》国际研讨会,与中外专家交流之余,更得以在现场亲睹甲⻣契刻的精神光辉。
向往原始之初,时常体味上古巫歌的悠远⾳韵,激赏撒满原初的颠狂舞蹈,进⽽神往先哲草书的⾃在光明。期待在⼼灵修⾏、书道创作中承接于先哲圣灵,⾃名为“灵性甲骨”。
▲ 崔学路(书法家),灵性甲⻣(2022)
⽞⼀朱契,释⽂:“⿅”
2019年,钟楚雄先⽣策划举办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历史博物馆《⽞⼀书道美国展暨崔学路灵性甲⻣书展》。这件甲⻣作品得到国际友⼈与媒体的喜爱,夏洛特市⻓珍妮弗·罗伯茨(Jennifer Roberts)等美国嘉宾都能会⼼识读,为跨越时空的⽂化交流之乐事。
在当下,⼈类重新崇尚上古流传的简朴美学。原始衍⽣现代,现代复返本真,回归先⺠“原始、原⽣、原创”精神。“字法、⼑法、笔意、灵性”俱⻅于甲⻣⽂字,当与天下共享。
是著“灵性甲⻣说”,祈千古⽂字,万象⽣焉。期与先知共明,灵性书写神意、迎接身⼼交泰、重启⾃然乐章。
▲ 崔学路(书法家),灵性甲⻣(2022)
⽞⼀朱契,释⽂:“宅兹中国”
语⻅《何尊》,发乎殷汤。⻰⼈故乡,华夏共曩










